透水混凝土發展的優勢及存在問題的解決
透水混凝土發展的優勢及存在問題的解決
上世紀80、90年代,歐美、日本等發達已經開始了透水混凝土的應用,德國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致力于不透水路面的改造,其目標是在2010年把全國城市90%的路面改造為透水路面。德國南部的弗萊堡是當今著名的生態城市,10多年前弗萊堡提出了生態城市規劃,除公路外所有城市硬化地面改為多種形式的透水地面,使地下水位逐漸回升,植被能完全脫離人工澆灌而郁郁蔥蔥。
2012年國家提出“海綿城市”,以“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”為理念,下雨時吸水、蓄水、滲水、凈水,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,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。透水混凝土、下沉式綠地、雨水花園等新型的景觀園林的設計方法逐漸開始應用。在全國300余個以發布海綿城市實施意見的城市中,大量城市明確規定在住宅小區、濕地公園等道路建設中透水鋪裝面積不低于30%。
透水混凝土鋪裝由于能實現地面通透“地氣”,孔隙率為15-25%。因而感到地面夏天涼爽、冬天暖和;雨季透水、冬季易化雪(不結冰);能吸附粉塵并減少揚塵污染等,大大提高了環境的舒適度。透水混凝土在生態城市、海綿城市的建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。在國家經濟發展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時候,改善自然生態的環境,提升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,實現美麗中國。
在萍鄉、嘉興等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后,居民的生活體驗得到了明顯改善,也得到居民對海綿城市的建設的廣泛認可。“以前遇到下雨,小區積水往往很嚴重,居民們要穿雨鞋,有的時候甚至只能提著鞋蹚水回家。現在一般的中雨甚至大雨,基本不會導致小區里有積水。”家住萍鄉市金典城小區的潘智明阿姨說。透水混凝土徹底改善了居民的出行環境,提升了幸福感。
透水混凝土路面建設的發展前景和潛力都是巨大的,但是要獲得更多的認可、更廣泛的應用也需要面對一些實際的問題和挑戰。
1、透水混凝土是一種無砂混凝土,無細骨料因此力學性能下降,也就是強度不足,目前C30強度的已經比較成熟,但是還是不能應用于重載荷路面。因此未來必須對透水混凝土材料的微觀及宏觀結構進行系統研究,進一步解釋其使用性能及物理力學性能,以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壓,抗折強度及耐久性。
2、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,毛孔會被灰塵、雜物堵塞,透水混凝土的透水、排水性能會逐漸下降。分析透水混凝土透水功能下降的原因及影響因素,研究相應的解決辦法并分析其可行性。透水混凝土路面需要定期的進行沖洗和保養,時間可以為3個月-6個月一次。
3、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凍融性能、耐久性等比普通混凝土要差。因此要對透水混凝土的綜合性能不斷的進行試驗研究,提高綜合能力。
4、現階段透水性混凝土造價略高于普通混凝土。因為透水混凝土對材料的要求較高,投入較大。高成本為透水混凝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,對透水混凝土在透氣、透水、吸聲降噪、凈化水體等方面的生態環保指標進行現場試驗研究,以拓展其在生態環保領域的應用。發揮其生態環保性能,讓其物有所值。
5、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透水性混凝土的設計規范、標準和施工技術規程,這為透水性混凝土的制造和施工監督帶來不利影響。需要制定有關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、施工、養護、管理等方面的國家級規范標準.以便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。